五事实上,从18世纪以降,文化批评的重点包括:教育机制与大众识字程度(literacy)艺术与知识分子、媒体与国家文化建设、资本主义或工业发展与人际伦理关系的转变、正统与民间流行文化之间的彼此排斥或辩证互动,乃至科技、想像与社会改革的结合可能性等,不只注意文化的生产,同时也探讨文化的消费及再生产现象,也就是文化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塑造个人的品位、判断意识形态、阶级或性别或肤色认同,使个人进而复制文化所赋予的生活方式及权力关系最近,这些重要课题又因应新的文化批评局势,而加深了对文化与帝国主义、第一世界与第三世界女性主义、大众媒体与同性恋或弱势族群等关系的反省,萨伊德(Edwardsaid)的《东方主义》一书于1978年问世后,便提醒世人东方如何被西方所想像、发明,并利用各种知识体系,达成对东方的支配、殖民,将东方假设为阴柔、肥沃、非理性的异文明,通常以有色人种的女性来比喻西方征服东方的父权殖民主义。